13133780971446.jpg  

導  演:魏德聖

演  員:馬志翔、徐若瑄、羅美玲、溫嵐、馬如龍

類  型:動作 / 劇情 / 歷史

發行公司:威視

上映日期:2011/9/9 

片  長:145分鐘 

近年來,台灣人會買單的賣座電影,

裡面似乎都有著相同的幾樣元素,熱血、青春、 搞笑、感人的夢想等等,

感覺國片整體的趨勢都有相同的走向,

但看完之後我也會想,這些東西是不是只有在台灣才有辦法賣座,

因為裡面的好笑的梗以及熱血的東西似乎都很符合台灣人的味口。

那如果拿去給國外人看,他們是否還懂這些?

或者是看完後只有一頭霧水?

 

但看完賽德克巴萊,我想我似乎看到了不同於往的國片,

你說它有很磅礡的畫面,或者很炫麗的特效嗎? 其實不然,

仔細回想一下,那讓你感覺2個多小時的電影, 轉眼間就結束,

那讓你專注看完這部電影,不斷撼動內心的東西,到底是甚麼?


電影介紹與感想:

a2d478ba747f4f63b350a504e8f6f100.jpg  

這部片要是認真去回顧一下"霧社事件"的歷史,

發現電影內所描述的竟然都與真正的歷史差不多,

導演對人物個性的交代很用心,想盡辦法要你了解主角的個性,引領你走進賽德克巴萊,

 

後面我聽莫那魯道在說話時,感覺他不只在說服部落內的人,而是在說服每個觀眾,

而全盤的霧社事件,他也利用上集中,許多零星的歷史事件, 

最細微每個人物間的感受,發生的事情來交代,

我想當外國人把這些"點"都逐一了解之後,也能漸漸的進入歷史來看待整個霧社事件的"面"了。

 

剛剛有說到導演對人物個性的交代很用心,最清楚的就是莫那魯道(沒辦法...他是主角...),

年輕時的莫那魯道意氣風發,身為馬赫坡頭目之子的他,

一出草就獵了兩個人頭回來成為英雄,

他的眼裡只有屬於這個部落的獵場,容不下其他部落,

 

而年輕氣盛的他,也因為澤群族的年幼的鐵木瓦力斯,

在漢人交易處的一句挑釁,就回去族裡整裝,準備要殺他滅口,

從這裡就能看出莫那魯道剽悍,不顧一切剷除不容於己的個性。

如果,沒有本著這樣的個性,日後的莫那魯道會不會就安於被日本統治,

而就沒有霧社事件了?

 

好獵人要懂得安靜等待:

dd07d5ea0a4e40328e06a58f441f0cde.jpg 

好獵人要懂得安靜等待,這句話是開場螢幕上的一句,

但我覺得也是貫徹整部上集的精神,

年輕時的莫那魯道,剽悍的個性,連一句挑釁的言語都要殺人滅口,

何況是一個部落從他手中被日本人強行奪走?

 

但年長的他,少了年輕的氣盛,多了份長者的智慧, 

儘管眼看著部落內的人不斷的被日本人蠻橫的欺壓,無裡的毆打,

他面對著的是部族內人民, 看著無能為力頭目的眼光,

面對著的是,必須忍下來的不甘及憤怒,

由於他的忍耐,以及對日本人表現的順從,日本人逐漸鬆懈警備,

但看到獵物的他絕不會善罷干休,

他還在靜靜等待,因為他了解 .....復仇的時刻,還沒到來。

 

他很可愛...默默的準備了一大堆的番仔火!

大家來看看番仔火一起燒起來能不能革命吧!


導火線:

既然提到番仔火,就來說說導火線吧!

其實霧社事件就歷史而言有許多因素像是勞役剝削(當時為了蓋小學校,逼迫各族原住民去山上扛木頭下來,但只給夠買酒的小錢,然而也因為各族集結於此,才有齊心叛亂的機會),

以及當時日本人為了瞭解原住民,來台灣娶原住民女孩而不承認她,

最後多半落得被拋棄的下場,像莫那魯道的妹妹就是其中一例。

2.jpg 荷戈社頭目女兒,與日人結婚

要是我女兒是徐若瑄還被人家拋棄,誰不會大出草啦!~~~~~~

 

o1158299934.jpg  175062_154195851302439_154195734635784_279145_2506026_o.jpg  

有光明的地方一定有黑暗,而吉村則在劇中代表著這最深層的黑暗,

沒有他在戲裡歇斯底里的襯托,或許賽德克巴萊的光明會遜色許多。


真正的導火線在於吉村克己這位日本巡查,

他的形象刻劃就像海賊王裡面的"天龍人"一樣,

覺得除了天龍人以外的賤民都會弄髒他們,

在1930年吉村克己經過馬赫坡社,當時正有一場婚宴,

莫那魯道的兒子達多莫那看到吉村,熱情的招呼敬酒,

而歇斯底里的吉村以「討厭那個不潔的筵席而欲加以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為由,

以警棍對塔達歐·莫那毆打兩次,


這兩下換來的當然就是,

"敬酒不吃 吃罰酒"的下場,當場遭到覺得莫名其妙的族人們痛毆。

事情結束後,莫那魯道有去找吉村道歉,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但問題就在於吉村不但不接受,還往上層回報,

這時連莫那魯道都意識到被滅族的可能,

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286973_10150264775449010_118456194009_7938713_4082626_o.jpg  婚宴

這個婚宴每次在舉辦的時候,那個音樂也是我樂愛的一部分唷!

會有 ㄉㄨㄞˇ 唷  ㄉㄨㄞˇ唷 的前奏,下面的預告片內有可以聽聽。

 

精神 Sediq balay :真正的人

216924_10150257706674010_118456194009_7877019_3035839_n.jpg  

擷取自:賽德克巴萊.電影書

對賽德克族而言,紋面,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每個賽德克族新出生的生命,不管男女,在年幼時都會在額頭上刺上額紋。那是一種「生命」 的表徵,

也代表著祖靈的眷顧,用以保護他們長大。

但是只刺上額紋的人,並還不能獲得成為一個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的資格。


要成為賽德克‧ 巴萊,賽德克族的男子必須要有精湛的狩獵技巧,並且成功出草獵回人頭之後,

才能在頭目的見證之下,於下巴紋上代表成年的頤紋。

至於女子得以紋面的資格,則 是必須努力學習有關編織的知識與技術,

從採麻、搓麻、織布到縫衣都必須精通,

等到有一天她織布的技巧獲得部落長老的認同之後,才能於臉頰兩側刺上頰紋。


對 賽德克人而言,只有臉上有刺紋的人,才能結婚擁有後代;

臉上沒有刺紋的人,將永遠被視為小孩,永遠被譏笑,

將來死後也不能通過彩虹橋去見祖靈,

可以說,沒有紋面對於一個賽德克人而言,是一種最羞恥的墮落。

 

對賽德克族人只有敬畏靈魂、祭祀靈魂的習俗,還不至於祭祀天地、日月等等;

也就是說他們唯一的信仰就是祖靈,

這是他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是被根深蒂固的深植在心裡,

而一個連自己獵場都沒有的獵人,要如何在臉上刺紋?

 等同於永遠被彩虹橋對面祖靈,遺棄的人。


想想要是拆除大隊哪天突然睡到一半拆掉你家半面牆,你一定也會出去跟它拼了!

而賽德克族還有這種根深蒂固的信仰精神,

使這整個賽德克族人民就算面臨滅族的危機,也要留下自己的靈魂,

也是這種靈魂與精神不斷的在片中發酵,

才能讓電影院內的觀眾不斷產生共鳴而被吸引著,

我們都被他所表達的精神信仰給深深吸引著。

4.jpg  

而這位素人演員林慶台,真的很厲害,

整個把莫那魯道詮釋的霸氣十足,

整部片另一個吸引我的點就在於他的言語之間,

有一種莫名的威嚴及穿透力,

感覺他的精神喊話都不只在對電影中的人物說,

而是在電影院內觀賞的觀眾也都能感受的到,很神奇的人物。

 

第一次霧社事件:

290248_10150270407929010_118456194009_7996982_6013338_o (1).jpg  

1930年,於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馬赫坡、荷歌、波亞倫、斯庫、羅多夫、塔羅灣等,

6部落抗日的賽德克族等共約1,200人(其中戰鬥人員300多人),

而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群聚在一起,讓賽德克血洗屈辱的好機會。

 

其實電影中跋扈的日本巡查到最後都死的差不多了。

但片中的賽德克族小孩在屠殺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日本的女人與小孩,

他們為了他們的信仰,也把她們殺光了,

就現在來看 我會覺得這是不合理的事情,畢竟手無寸鐵的婦人與小孩也無一倖免,變成濫殺,

但或許可從另一個方向看到被壓榨原住民,長期來的積怨,或許已經讓他們顧不得這些了,

至少,導演真的就歷史而言來拍這部電影,而不會為了形象等問題,把黑暗面抹殺掉,

 

這對我而言,更是一部真實的電影,  

總比那些不願面對真相的導演,只願展現自己歷史光輝的一面,活在自以為是的榮耀中來的好。

我想它的偉大來自於真實,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也讓台灣人重新的重視原住民的文化,我想這也是一大幫助,

想想我這個高1歷史被當,還成為全校唯一一個歷史重修的人,

看完後還願意去了解一下"霧社事件"的歷史,就知道它有多大的影響力了!

快去看吧!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 Sofun 的頭像
    Mr. Sofun

    I'M Possible

    Mr. So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