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帶的愉快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向綠色監牢的大門,今天是出獄的日子,
但這愉快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著如影隨形的沉重,我知道,踏出大門的第一步我將面臨都會叢林。
大學畢業後漸漸覺得"壓力"這兩個構字其實相當有趣,我就像下面的"土"一般被許多討"厭"的事情壓的死死的,
而眾人的眼光及口沫就如同"力"字般直指你所討厭的那些事情上,於是壓力就這麼來的。
彷彿到了20歲你得親朋好友阿公阿嬤就連祖宗十八代搞不好都會託夢來問你,"交女朋友沒阿"
雖然大多數的反應都只是傻笑以示禮貌的代過,但噎在笑容後面的一定是一句不能出來的"幹!關你屁事阿!"
再來好像第二個一定會被問到的就是"有沒有工作阿",就好像踏出校門的瞬間沒有經濟能力就等同於混吃等死,
當然我相信到了30歲的時候就開始有人問你"結婚了沒阿",一場婚禮10個人問就好了,等到第100場婚禮就真的草尼馬了,
然後成功的結了婚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的"甚麼時候要生阿",生完之後"甚麼時候要拼第二個阿"永無止盡的輪迴....
於是多虧這些甘你屁事的人,老一輩的人家都子孫滿堂阿。
雖然不得不說,我想會問這些話的人,可能是出自於關心,也可能是很久沒見面找話題聊,我想他們是沒惡意的,
但我想人生除非真的有不可抗力的緊迫因素,否則請給剛踏出學校大門的人一些時間,
剛踏進都會叢林的人,看到的只是一片盲無目標的雜草,或許走著走著可以看到有些人踏過的蹤跡,
但要尋著哪個方向走出去也是需要深思熟慮,而走進去後能不能順利走到目標又是一個問題,
搞不好你面試的時候人家從後門走進來開了你一槍,高興的揮手跟你說掰掰,請習慣這就是叢林的生活。
可以草草的找了一個工作,達成大家心目中那個"有經濟能力的人",
但有沒有可能你做了1.2年發現有更好的大公司想過去的時候,人家一看你的履歷覺得你已經失去"可塑性",
已經養成安逸的習慣,在抉擇的那瞬間或許就提供給老闆停頓的機會。
然而也有很多人會以現實方面來考量:薪水的高低,來衡量工作的好壞,但我覺得對我而言一份工作如果薪水稍微少一點,
但不管工作性質、福利,或者就業以後的發展及工作環境能夠讓你得到的寶貴經驗等等,都是你喜歡的,
那這些"無形的價值"絕對超過你少賺的這幾千塊錢,
雖然現在大家都說工作很難找,如果情況允許,我覺得可以給自己設定半年的時間,找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
我常在想那些逼你找工作或者以旁觀者角度不斷給你建議的,他們是否真的了解你工作的性質與內容及目前情況,
還是單單看著那份看起來還不錯的薪水,就以他們"自己的經驗"投射在你所需要的工作,
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想要的是甚麼,而不要跟著這些聲音盲從,
很多事情其實都有所選擇,但選錯了也別去怪動搖你的那些聲音,畢竟那是"你的選擇",
就像我目前完全想不到我如果去考研究所到底是為了甚麼,為了多看兩年學生妹,還是可以躲在裡面為自己不知道要幹嘛找藉口,
但不得不否認有些人對於學術的熱愛,或許他們在裡面是有所目標的,
我也不會否認哪天我有動機或目標的時候,會再回去繼續念書,順便找個學生妹。
現在23歲的我,正被時間一腳踹進了黃金十年,人家不是說20~30歲是人生將來會如何的重要階段?
說真的一時間會有種不知道下一步會踏在哪的不安全感,很多選擇需要考慮,而考慮了之後迎面而來的是更多未知的結果,
然而現在也漸漸體認到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然我現在應該計劃要念完一個章節,而台灣現在應該會有非常多的總統(小時後大家都想當醫生或當總統阿!)
我所能做的就是認真做好當下所決定的每件事情,就如同我現在認真的打完了一篇網誌,
打完了一篇網誌或許我會有滿滿的罪惡感想跑去念書,於是我有辦法繼續念更多的書下去,這就是變化。
不管怎樣只能朝著模糊的方向走一步算一步,但認真總會指引你去一個明確的方向。